策展人-葉育君
彰化國際藝術節「彰化製造」,是一個運用藝術節的方式,邀請藝術創作、透過藝術進駐與深入淺出的方式,採集彰化故事,融合彰化特殊紋理及人文精神,八卦山脈的人文地景故事、彰化產業,試圖彰顯「彰化製造」的不同力量,一起思考『彰化』的身份及未來的文化力,成就「彰化製造made in Changhua」。
〈銀橋基地2021〉,作者-陳建智
作品發想源自於對自身成長環境的連結。平原裡的人造創造力體現出強大的工業製造力,而山裡則是隱藏著自然與想像的巨大能量,宛如是潛藏著整個通往未知宇宙的時光通道,透過此裝置藉由在地機械製造力的意象發展,以身體與環境間的能量引動,形成機械動力結合時光通道,進而展現我對於彰化的異想幻象。

〈山形宇宙〉,作者-吳騏
土地與成長過程總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家鄉的一片片土壤與一座座山脈,都會成為生命中重要的基石, 偶爾會在心中呼喚著:回家看看吧~ 對於家鄉的情感與想像,隨著不同階段的感受,會呈現出不同的面貌與連結感受,而這一切的運行,都在此群土與眾山中交錯發生。

〈葵河侯鳥〉,作者-大橋頭
候鳥是隨著季節進行遷徒的群體,有著明確方向和長距離遷居。藝術家透過觀察此每年不斷的遷徒過程,發現其中有著重複性的儀式感。 此重複性過程,想像中像是一種不斷回看之過程。除了看向未來,也同時看向過去。將侯鳥做為想像載體,透過風力變化將「候鳥」移動狀態,想像成一種穿越時空的回看。

〈城市文明〉,作者-林書楷
藝術家從大佛視角,模擬關照彰化每戶人家的家中物件,自現地收集而來的模具形塑成型,物件與人們緊密關係。藉由向彰化中小企業收集各式工業用模具,爬梳彰化都市勞力與工業紋理,一覽彰化為產業群聚之大能量。

〈想飛〉,作者-游文富
「想飛」無非就是藉由作品讓人浸沉在天空,遊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也期在橋上(步道)創造人的翅膀、橋的翅膀、心的翅膀,令人步入一種飛的情境,讓美景與人一齊起飛如鷹!

〈記憶的項鍊〉,作者-伊祐葛照
卦山是台灣最年輕的山,也是許多彰化人故事回憶要點,從山上眺望整個彰化市,或許您也曾在這許下願望,而生命的故事很多在山腳下實踐發生,看著風景,如同一條記憶的項鍊、串起彼此共同的回憶,這座被祝福的山製造了許多人和土地的情感,像是地底下拉扯盤根錯節的樹根,堅定穩固的延續一串串故事記憶!而記憶和故事變成一顆顆珍貴的寶石項鍊。

〈卦山陵景、戰車與小毛怪們〉,作者-林育正
藝術家本身家族源起於彰化,自小便遷徙至北部,對於家鄉的記憶僅剩模糊的片段。藝術家將針對基地獨有的特色,藉由行走、乘車、騎車、空拍等方式,收集八卦山陵線景致,運用重組、堆疊的方式在電腦中重新建構,並運用3D列印及翻模手法將其雕塑化,以零碎的山形線段去重建構新的卦山陵景。

〈馴服野獸〉,作者- LUA RIVERA
藝術家認為工業文明後所產生的廢材,如同一隻失控的野獸般,不受控制,藝術家使用再生紡織品製成,透過造型的自由意志,將過多廢布轉化為另一新意義價值。藝術家透過工作坊,努力解決社會產生的大量廢棄布料,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更重要的是……與民眾一同創作舒適而愉悅的新生命。

〈鐵道旅行〉,作者-林玉婷
彰化火車站的扇形車站宛如一個甜美的大蛋糕,希望透過這作品,感恩扇形車站透過眾人的努力,仍依然健在,依然可動、可運轉、看得見,活化,存在,虛擬,模糊的體驗界線,可以品嘗到真正有味道的扇形車站(大蛋糕),讓我們一起來歡唱祝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