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信正
作品媒材/尺寸/年代:綜合媒材/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21
創作理念:174巷內的建築原為官員宿舍,興建於日治時期約1920~1922年間,全部是日式木造建築。戰後陸續增建的舊式水泥平房,每戶皆有磚造圍牆環繞,庭院內植有樹木等植栽。本案計畫在燒毀後的10號建物範圍內,火災後現場一片死寂,除東牆有一龍眼樹及大王椰子仍存活,兩樹中間有一棵果樹業已燒死,但主幹仍然十分堅硬。看著園內燒黑的樹枝、腳踏車、鐵櫃、書籍、鐵椅…,似乎仍敍述著故事。在還政府還没重新經營這區宿舍前,老屋因過度老舊而傾頹,住民也早已搬離。只剩一群野貓還在這區內悠閒地生活著,享受著獨有的陽光與綠蔭。九、十號連棟房舍於2019年1月4日遭祝融損毀後一片死寂,獨留東牆大王椰子及龍眼樹,連貓都不來了。
利用東牆枯樹幹建造一貓咪合唱團的舞台,加以夜間燈光投射,與周遭的死寂做一強烈對比,散置周邊的浴缸、鐵櫃、脚踏車、鐵椅、鐵窗猶如觀眾般,與台上表演者形成一幅有趣的圖案,好似一起演奏著協奏曲般,讓老屋獨有的故事繼續講下去。以還存活的兩樹間的枯樹為主要場景,利用坑溪木棧道改建所撿拾的舊木棧板,裁成不同長度上以不同色漆,依著圓柱狀的樹幹依不同角度固定,自然形成一種如音階般的旋律。在木棧板或左、或右固定上樟木雕刻的貓,每隻35~50公分不等高的貓,以東側牆為背,面向北邊及南邊圍牆,似乎即將引吭高歌般。將四周廢棄鐵件圍繞樹幹四周擺放如觀眾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