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杜忠誥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書法篆刻類壯心不已,志在新奇無定則 ——杜忠誥

  2. 杜忠誥,1948年出生於彰化埤頭,號研農,別號算沙老人、玄泉老人等,齋名養和齋、澗松山房等。畢業於省立臺中師專(語文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0年獲日本國立筑波大學藝術學碩士。2001年以《說文篆文訛形研究》論文獲臺師大文學博士,時年已54歲。1981年獲第36屆全省美展書法部首獎,並得永久免審查資格。1982年雙獲中山文藝獎及吳三連文藝獎。1993年獲第18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2016年獲中華民國總統府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3. 曾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臺北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等處舉行個展。近期展出為2021至2022年之「墨海掣鯨—杜忠誥竹塹.磺溪書藝巡迴展」。

  4. 著有《書道技法123》、《說文篆文訛形釋例》、《漢字沿革與文化重建》、《漢字美學:杜忠誥文字書法論文集》、《池邊影事》、《研農聞思錄》詩文集及歷年書法作品專輯十餘冊等。

  5. 杜忠誥《杜甫佳人詩》  2017年  69x72公分  紙本
    杜忠誥《杜甫佳人詩》  2017年  69x72公分  紙本

     


  6. 杜忠誥17歲考入台中師專,受呂佛庭教授啟蒙,始習國畫,自嫌落款太醜而購買碑帖練習書法,從此與書法難分難捨。

  7. 研究所進修時,為了尋求突破,陷入瓶頸,有5年的時間找不到方向,直到有天在研究室喝完飲料,發現被他壓扁的易開罐,造形竟有特別的美感──這即將丟棄的鋁罐,讓他想到自己愛撿廢棄木材回家的習慣,於是興起將廢棄的木材與罐子結合的想法,開啟了「綠色計畫──環保藝術行動」的系列作品。

  8. 他精擅各體書,行草及狂草尤為著稱。線條的遒厚沉勁、書寫的淋漓盡致,以及獨特的空間美感,是他在傳統模式創作的追求基調。如行草《東坡元章抓狂記》與連綿草《杜甫佳人詩》,即可見其揮灑的韻致。

  9. 回顧創作歷程,不少偶然誕生的作品,往往使他格外深喜。如作品《奇》字,原本想寫「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五言大對聯,因為下聯寫壞打算作廢,並棄擲地上;然紙張因吸附浴室門口水漬而產生特殊墨暈效果,杜忠誥發現後趕緊以吹風機「搶救」吹乾,落款說明原委並鈐蓋印章,遂成為一件私房作品。相似之例不少,如偶然欲書的檜木會客茶桌上完成的《潛龍》橫幅,作為創稿圖的《眉壽》或《游於藝》,都是在漫然閒適下完成的無心之作,堪稱「妙手偶得」。

  10. 杜忠誥《奇》   2012年  49x46公分  紙本
    杜忠誥《奇》   2012年  49x46公分  紙本

     

  11. 黑白相生,沉澱生命質量
  12. 在「墨海掣鯨」巡迴展中,杜忠誥將黑(圖)與白(地)比例的消長變化視為表現重點。以紅色灑金宣的作品《謙》為例,杜忠誥細述此作的書寫,足體現書法學習的三個階段:首先是「計黑當黑」,初學者往往只能顧及有筆墨處的「黑」;其次是「計白當黑」,當書寫功夫漸深,能夠同時觀照筆畫與筆畫,乃至部件與偏旁,甚至上下字間、左右行間的留白處,並把留白(白)與點線墨狀(黑)的推擠、消長與轉化視為創作表現的要點,即漸入自我風格的形塑階段;最後則是「知白守黑」,書家既能精究筆法,令點畫線條精氣神飽滿完足,在有筆畫的「黑」上錘煉,又能同時在黑與黑之間的「白」處留意,最後雙照雙遣,對於筆畫與留白處兩無所執地自由書寫,近似老子《道德經》所言「知白守黑」的哲理境界。從《謙》一作中,既能感受到線條的美感,亦能品味到畫面的留白,乃至圖與地之間相攝相成的趣味。

  13. 杜忠誥從臨池經驗悟出了人生至理,連結書法練字與鍛煉身心的精神,自許將之內化到日常生活,即是書法美學的極高展現。
  14.  

  15. 勇於自我解構,重塑書法新圖像
  16. 字型的變體也是書法家創意表現的方式。在《空同》一作中,杜忠誥首先寫下「空」字寶蓋頭,再於蓋內兩側點上兩撇,極大化屋頂、極小化「穴」下兩筆的奇突幽默,配上「空」字右下有關道家論旨小字行草書的款識跋文,猶如一場古文字符碼的重組遊戲。在既有結構上玩出自我風格,體現出造型追求的價值。此作原為草稿,亦為偶得之作,把後來不少正式創作的作品都比了下去,杜忠誥將之視為書藝創作的極致呈現。

  17. 杜忠誥因出身窮困,蹉跎不少黃金時段的童子功。他自許能如「澗底松」,要能「千磨萬磨還堅勁」,他不能也不甘作隨風披靡的「山上苗」,故以「澗松」自號、名齋。他總認為,學藝猶如煉丹,得失寸心知。儘管已逾古稀,始終不忘「澗底松」的初心,踽踽走在自我淬煉的道路上,體驗每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奇。


  18. 杜忠誥《空同》  2008年  62x67公分  紙本
    杜忠誥《空同》  2008年  62x67公分  紙本
     
  19. (採訪撰文/阮芳郁.圖版提供/杜忠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