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沈建龍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水墨膠彩類「藝術不是專家的事,是大眾的事,
     不要被舊有成見綁住,每一個人畫出來的畫都是畫。」——沈建龍

  2. 家鄉位於彰化員林的沈建龍,自小即展現藝術天賦,兒時的書寫、隨性繪畫,到國小時美術課的啟發,在師長的細心教導與鼓勵下,開啟對藝術的追尋之路。到了高中時期,對比當時社會氛圍和升學壓力,繪畫相對渺小、夢幻。時光飛逝,20多歲當上公務員後,沈建龍重拾對藝術的熱愛,空閑時間不斷創作,有時更畫到三更半夜也不感疲乏,在國內各項美展競賽得獎及各美術文化機構展出後,自覺藝術不只是技法及心靈美感對應的呈現,於是進入臺灣藝術大學研究所,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全心投入繪畫的美好世界當中。

  3. 沈建龍《萌當互對》 2022年  34x29公分×4  絹本設色
    沈建龍《萌當互對》 2022年  34x29公分×4  絹本設色

     

  4. 探索屬於藝術的叢林
  5. 在創作旅途上,沈建龍發現自己喜愛嘗試各種題材與風格,對於藝術表現不僅僅止於工筆繪畫,不論是媒材上的水墨、膠彩、壓克力、紙、 絹等,抑或題材上的寫實文人繪畫到當代繪畫,沈建龍認為文化在每階段都會改變,而慣有的傳統逐漸延伸出更多的可能。作品《萌當互對》融合這幾年對於當代的感知,作為一種新嘗試,四隻蛙的相互對看,搶眼的幾何色塊、圖形,結合熟練的工筆細緻植物寫生,在滑順的絹本上表現出多種呈現,是古典傳統與當代衝突的趣味寫照。

  6. 沈建龍時刻關注著這個社會,藉由繪畫作為一種抒發媒介,作品《匿競》感嘆在這個社會的激烈競爭,畫面裡的兩隻變色龍,比擬為人們需要在當中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形態,有時是迎合,有時是保護機制,看似是對立的狀態,但裡頭藏有的兩個水壺卻又互通,隱喻競爭所帶來不全然是負面,良性競爭同時不斷地反映周遭所處環境。還有一位孩童坐在角落,他代表著純真,與兩隻變色龍成為對比。畫中種種提點著我們,在混亂中保持純真與善念,將接納的事物、經驗轉換為自身能量。



  7. 沈建龍《匿競》 2021年   70x140公分  紙本設色
    沈建龍《匿競》 2021年   70x140公分  紙本設色

     


  8. 生活的百種啟發
  9. 《夜歸人》 與《纏》兩件作品皆啟發自路邊風景,對於沈建龍來說,藝術是多元的表現,不一定要建立所謂的風格,繪畫是依照不同個性而作,想畫什麼就畫什麼。也因為他開放、彈性的思想,更易接納新知與開拓更多可能性,創作的啟發時常來自身邊的一隅。作品《纏》的畫面核心聚焦在電線桿,數十條電線纏繞於一根孤立的電線桿,令人聯想到了作為人,出生下來即有身分,隨著時間,被生活觀念、被需要遵守的規定、道德等所綁住,年紀越大,這些束縛不減反增,背景的鐵窗也如牢籠般,盡是無奈的羈絆。堅定的心靈像是電線桿一樣直挺挺地佇立,還是一樣要生活、要吃飯。透過細膩的技法,沈建龍生動表現動物與人的各種精神姿態,既是富有古典文人氣息的寫生畫作,更是將理性與感性的時刻察覺和紀錄著,或許有時會感受到憂愁,但更多的是透過沉澱的細緻,撫慰紛擾。


  10. 沈建龍《纏》 2008年 180×90公分  紙本水墨
    沈建龍《纏》 2008年 180×90公分  紙本水墨
     
  11. (採訪撰文/林郁馨.圖版提供/沈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