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林慶祥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立體工藝類晴時.多雲.偶陣雨。 ——林慶祥

  2. 林慶祥,1961年生於彰化縣埔鹽鄉,現為長榮大學美術系所專任教授。1984國立臺灣藝專(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專科畢業。1991年前往美國進修,1993獲得美國芳邦(Fontbonne)學院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學位。曾多次於臺灣公立文化機構舉行個展,如2013年於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光陰.聯動.共生」;2015年於彰化縣立美術館「單子.衍生.聯動」等。1983年起多次參加官辦美展並獲獎,同年度獲全國美展雕塑部第三名、高雄市美展第一屆雕塑類第一名、水彩類第一名;1984年獲高雄市美展第二屆雕塑類第一名、臺陽美展雕塑類金牌獎;1985年獲高雄市美展第三屆雕塑類第一名,獲頒「永久免審查獎」;1985-1987年獲全省美展雕塑類教育廳獎,並獲頒「永久免審查獎」。

  3. 林慶祥《界面.空間(三)》  2015年  100x64x147公分  不鏽鋼
    林慶祥《界面.空間(三)》  2015年  100x64x147公分  不鏽鋼

     

  4. 理所不然的藝術長路
  5. 幼年時便喜歡在紙上塗塗抹抹的林慶祥,自嘲自己的創作生涯充滿挫折與滄桑,從爭取轉讀高職,到苦讀考上藝專,甚至出國留學回國後的茫然求職。他以專注、不懈的特質來破除這些外在逆境,並將這些生命歷程轉化為創作的浪漫內涵。

  6. 回憶到如何走上藝術這條路,林慶祥鄭重地介紹就讀埔鹽國中時的貴人──美術老師林銘賢。年輕的林銘賢老師成立埔鹽國中美術社,時常在課後及假日陪伴校內喜愛畫圖的學生,並且鼓勵他們追求藝術創作。參加了美術社的林慶祥,國中畢業後考上公立學校的美工科,卻想轉學去臺北,就讀以紮實基本功訓練聞名的復興美工。但是家中務農,經濟能力有限,家人幾乎難以接受林慶祥轉讀高職的想法。經過多次艱難的家庭會議,終於成功說服父母讓他轉學,高職的磨練也為林慶祥未來深厚的造型技巧打下基礎。

  7. 貴人林銘賢老師對林慶祥的影響不只如此。高職畢業前一年,林慶祥回鄉與老師碰面,老師一句「你是我學生裡頭非常有資質的一個,你應該要嘗試考大專」,成為林慶祥藝術生涯最重要的轉捩點。

  8. 林慶祥《照見.創世紀》  2015年  80x80x190公分  鏡面壓克力、鋼線
    林慶祥《照見.創世紀》  2015年  80x80x190公分  鏡面壓克力、鋼線

     

  9. 只要堅定有毅力,吻仔魚也可以躍龍門
  10. 1983年設有美術科系的大專院校名額非常少,除了師大、國立藝專,就剩下私立學校。認為自己已經花了家中非常多錢的林慶祥,下定決心,一定要考上公立學校。由於高職的學科不如高中紮實,他開始每天超過12小時的苦讀,終於在不眠不休的挑燈夜戰下,考上第一志願國立臺灣藝專雕塑專科,而後五年,林慶祥開始在公辦美展的比賽中,展露其純熟的雕塑技藝,並獲得多項大獎。

  11. 以雕塑聞名的林慶祥,始終不滿足於題材及學院派寫實的訓練,藝專學習後期,他開始嘗試抽象造型雕塑,並且參賽入圍北美館1985年「中華民國現代雕塑特展」,讓他更堅定精進自己的決心。畢業後在大明中學美工科任教,三年後,林慶祥毅然決然前往美國,美國截然不同的藝術視野及自由風氣,也對他造成非常大的衝擊,從此,他開始嘗試各種媒材、風格、觀念,作品也開始從寫實、意象,走向現當代主義注重的抽象與幾何抽象的表現手法。
  12.  

  13. 滄桑與浪漫,成就本心
  14. 擁有著美國藝術碩士學位文憑,國內的求職之路卻相當茫然,林慶祥有整整六年都在找尋工作。直到1999年,慈濟大學校長李明亮認為醫學院學生應該具備更多的人文美學素養,一通電話慧眼獨具找到林慶祥,開始了他駐校藝術家的教學生涯。

  15. 「我覺得教學生涯收穫最大的是我自己。」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生命經驗如同涓涓細流般流入林慶祥的胸懷,他將杯子裡的水不斷倒出,接納各種思想的激盪,從中重新反思自我,也重新打造出屬於自己低限主義雕塑。

  16. 2020年疫情之後,林慶祥更是一反常態,重拾畫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會畫圖,」「如果現在不開始畫,將來一定放不下。」林慶祥說著,「人生就像是天氣,有時晴天,有時多雲,有時還會下點雨。」但是只要堅持下去,藝術終會為本心鋪出許多道路,生命的磨難跟選擇也能提供更多創作的養分。


  17. 林慶祥《生機》  2002年  29x9x47公分  青銅
    林慶祥《生機》  2002年  29x9x47公分  青銅
     
  18. (採訪撰文/林學敏.圖版提供/林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