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李孟雲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水墨膠彩類藉色彩山水,向生命敲問更深的溫柔。 ——李孟雲

  2. 李孟雲,1928年生於遼寧省遼寧縣,1947年畢業於遼寧省立錦州女子師範學校,1956年任教於高雄縣旗山鎮溪州國小,1962年執教於彰化市民生國小,1983年調彰化縣立文化中心服務。1986年首次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舉辦個展,隔年參加第二屆國際交流書畫展獲得國際美術審議會獎,1995年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6棒,並出版第二本「李孟雲畫集」;期間,也曾多次出國參與多項國際交流展。並曾獲日本交流展第1名、韓國教育部文化獎。她於藝術上的成就,甚至在1994年福建「海峽之聲」廣播電臺節目特地介紹了其人其藝術。

  3. 李孟雲《國色天香》  1997年  120×59公分  水墨
    李孟雲《國色天香》  1997年  120×59公分  水墨 

     

  4. 重拾畫筆,勤奮展畫藝
  5. 李孟雲自幼便受到家中父母強烈藝文習性的影響,對於唱戲與繪畫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可說是集國劇與國畫兩種傳統國粹專長於一身,例如她自小便臨摹《芥子園畫譜》中的山水,又或是經常隨家長欣賞京劇,學習京劇的說唱,此舉讓她舉手投足間皆顯露出中國仕女典雅的韻味。此外,她也愛好藝文寫作。而後,因為生活上的種種考量與限制,不得不暫停繪畫創作,但對於書畫的熱情依舊牢靠地存留在心中不曾忘記,直至退休後,方專事畫藝。

  6. 1983年,李孟雲曾受畫家林進忠、程錫牙老師等人的指導,奠定她水墨寫意的美學基礎。在創作上,或許是一種彌補年輕時無法創作的心情,在歷經數十年浮雲歲月的累積與沉澱之後,李孟雲在退休後展開了質量均高的創作生涯,生活大部分時間幾乎為作畫所占據,腦海也源源不絕地泉湧出各種靈感,不會因為專心創作時期的延遲而顯得遜色,也未曾遭遇過創作枯竭或瓶頸期。

  7. 李孟雲《菊》
    李孟雲《菊》

     

  8. 逝水年華中的藝術救贖
  9. 李孟雲對於藝術的感悟力極高,她曾自言:「雖走入晚境,但內心常懷著一顆赤子情懷,仍然多感、易感,心佃如絃……」其於水墨上也頗勇於嘗試各類型的題材,大山大水、寫意花鳥與人物,都可見於她的作品之中。她在技法上的運用,除了對於外形描繪有著高度的準確性之外,還能因應題材與畫面需求而變化技法與風格呈現的屬性,時而筆勁強韌、時而纖細輕描;用色上,時而鮮活明亮、時而淡雅樸素,讓畫面除了展現出造形與線條之美外,更重要的是,還流瀉出一股深遠而怡然、縈繞人心久久不散的意境況味。

  10. 「讓生時麗如春花,死時美同秋月。」這句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的詩句,正可以作為李孟雲一生藝術實踐的寫照。此外,她也曾自言要以「白髮戴花君莫笑」(杜甫)這句話來自我期許。這些話句當中正透露出了李孟雲退而不休、手握丹青彩繪生命、另寫人生詩篇的積極奮起意義。


  11. 李孟雲《荷》
    李孟雲《荷》
     
  12. (整理撰文/吳芃.圖版提供/李孟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