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洪紹哲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油畫水彩類「傾聽自己的心,順著天命,自然會找到出路。」——洪紹哲

  2. 洪紹哲,1980年出生於彰化北斗,兒時在家人鼓勵下開始習畫,復興商工畢業後,考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西畫組,後攻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透過油畫創作探索「寫實的邊界」,研究寫實與抽象之間的連結與距離。學生時期即獲得第四屆磺溪美展西畫類首獎,2010年榮獲第一屆「臺灣美術新人獎」油畫優選,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各大美展。

  3. 洪紹哲《實現》 2008年 91×72公分 油彩
    洪紹哲《實現》 2008年 91×72公分 油彩

     

  4. 寫實與抽象之間
  5. 洪紹哲早期繪畫以細膩的寫實功力著稱,偏愛描繪陰雨天的臺北街景。大學時期與友人合開畫室,無意間,透過教室的一扇格狀玻璃,發現創作新方向。格狀玻璃為早年臺灣民居常見的門扇物料,透光卻不透視,玻璃後方形成朦朧的格狀化影像,有保護隱私的功能。

  6. 2007年開始,洪紹哲的畫風跳脫具象寫實,描繪主題亦轉為生活中親密的人事物,呈現透過毛玻璃觀看的視界。其運用無數平塗的小方塊,組成受光線折射影響而變形的物象,以溫柔的色塊和筆觸織成凝視日常的抒情語彙。透過毛玻璃這類觀看介質,細節清晰的世界化為模糊的視界,留下曖昧的距離與想像空間;同時,亦使人反思傳統寫實是否等同於真實,朦朧的意象或許更趨近人類腦海中所呈現的影像。此種網格式的表現手法令人聯想到美國超寫實主義畫家查.克洛斯(Chuck Close,1940-2021),借用數位影像的概念,以無數小單位——「像素」(pixel)組成畫面,然而洪紹哲卻非以格放的概念來構築物象,而是運用此種形式來解構具象。

  7. 洪紹哲《小禮物》 2012年 42×30公分 油彩、木板
    洪紹哲《小禮物》 2012年 42×30公分 油彩、木板

     


  8. 自生活中汲取靈感
  9. 其2008年的人物畫《實現》中,透過小方格組成的畫面,隱約可見兩人裸身擁抱的形影,觀者像是透過格狀毛玻璃窺視,看似貼近卻無法清晰辨識畫中人物。除去了具象的細節表現,朦朧的肢體動作,反而更能強烈表達畫中人物的內心情感。洪紹哲透過此種隱晦的手法,為私人生活與心情留下紀錄,畫中兩人,正是畫家自身與當時的女友。

  10. 除了人物,洪紹哲亦創作過一系列靜物畫,如《小禮物》一作,以寫實筆法描繪一個名牌小提包,如真的皮革質感與光澤展現了物質本身的誘惑力,提包左側與提帶則呈格狀變形,部分皮面上的品牌圖騰也連帶扭曲。洪紹哲透過物體的建構與解構,反映現代人同時享有物質的美好與扭曲的慾望,實體與虛幻共生共存。

  11. 有了小孩之後,洪紹哲開始思考孩童與環境的關係。《虛擬的童年》中,一名穿著尿布的幼兒坐在樹下,葉子落盡的樹上僅棲有三隻小鳥和一隻蟬,仔細一看,背景中淡灰色的剪影,正是逐漸消逝的自然景致,有河道、山巒、樹林、鳥兒,畫家童年與大自然相處的金色時光,像落葉般快速飛散,現代都市孩子的童年,猶如畫面空白的背景那樣,身處在近乎荒蕪的環境之中。洪紹哲於此作運用多種媒材,畫布背板裸露的木紋當作樹幹,白色背景為麻布加上碳酸鈣打底,半立體的圓點敷上金箔,人物以油彩描繪,於簡單畫面營造不同質感。

  12. 洪紹哲自生活中汲取靈感,用畫筆記錄每個人生階段的心境與想法,近年在與孩子相伴共處的家庭生活中,又發展出奇幻絢麗、充滿想像的點描風格,令人引頸期待。


  13. 洪紹哲《虛擬的童年》 2013年 100×100公分 碳酸鈣基底、油彩、金箔
    洪紹哲《虛擬的童年》 2013年 100×100公分 碳酸鈣基底、油彩、金箔
     
  14. (採訪撰文/李如珊.圖版提供/洪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