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良臣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立體工藝類「好奇心,是培養興趣的原動力與完美事物的祕訣。
     人不須有多大的智慧,但必須有一顆好奇的心。」——黃良臣

  2. 黃良臣,1943年出生於彰化市,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美術科,專攻繪畫與雕塑創作。1965年就讀藝專時即以習作《鬱》獲第21屆全省美展第三名;1966年《旋》獲第30屆臺陽美展第二名;1994年雕塑作品《思》榮獲第48屆全省美展雕塑部教育廳獎(第二名),並入藏國立臺灣美術館。

  3. 黃良臣《鬱》 1966年 25×25×50公分 F.R.P玻璃纖維
    黃良臣《鬱》 1966年 25×25×50公分 F.R.P玻璃纖維

     

  4. 雕塑與繪畫雙棲
  5. 黃良臣父親熱愛盆景雕琢,母親獨鍾通草紙花及端午香包創作,他從小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藝術之美深植其心。求學中有多位良師帶路,初中李克全老師、彰化高商黃文德和楊慧龍老師,以及聯考準備術科時的郭燕橋老師等,奠定其藝術基礎。藝專時期,教授素描的廖德政老師、人體藝術解剖學兼素描的劉煜老師、寫實雕塑的丘雲老師、西畫李澤藩老師等前輩藝術家,讓他擁有更寬廣的眼界。丘雲以銳利的眼光給予塑造對象明快果斷的巧妙雕琢風格,令他印象深刻;而李澤藩水彩洗刷畫法,也給他極大影響。至今,黃良臣在水彩創作上除了渲染、平塗、平渲混合技法外,亦常採用洗刷重疊技法,以水彩打底、部分刷洗後重疊水性粉彩,如《玉山情境》、《南海波瀾》皆屬此法。

  6. 在雕塑創作上,黃良臣常以油土代替陶土塑形,除了保存期限長且不易龜裂,更著眼於油土細緻、附著力強、塑形容易等特點,能精確表達出雕塑線條的豐富情緒與張力。1994年,黃良臣的雕塑作品《思》榮獲第48屆全省美展雕塑部第二名(教育廳長獎),並獲國美館永久典藏。此作刻劃一名女子臉部側垂、雙手緊抱胸懷的動態,根據國美館典藏系統介紹:「上半身的舒緩和下半身的擠壓,呈現緊張和鬆弛的對立,作者在造型上,刻意將頭部縮小,兩腿加大,使得形體重心顯得穩固,支撐點在底部,很平穩。」並以此作與羅丹《夏娃》並論。黃良臣說,此作刻劃一位女孩與男友分手後內心無助、悔恨與掙扎的情緒,藉此勸誡天下男子勿以玩弄女人的心態來面對神聖的愛情課題。憶起得獎時接受省長宋楚瑜親自頒獎,黃良臣記憶猶新,「是我畢生最感榮譽的一刻。」

  7. 黃良臣《思》 1993年 32×28×52公分 F.R.P玻璃纖維
    黃良臣《思》 1993年 32×28×52公分 F.R.P玻璃纖維

     


  8. 致力藝術教育推廣
  9. 創作之外,黃良臣以授藝為職志,1967年起擔任彰化國中美術教師、彰化社區大學素描班講師等,執教數十年,成為朱幼華等許多青年藝術家的藝術啟蒙。此外,他也熱心於藝術社團的推展,1983年在楊慧龍老師的號召下,黃良臣參與彰化縣第一個立案美術團體「彰化縣美術學會」,成為創始會員並兼任監事委員職,每年固定舉辦兩次會員創作觀摩展,並協助縣府文化中心(今文化局)推展各項美術競賽,如磺溪美展和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亦源於此,而黃良臣自己也在1995年成為接力展第11棒,出版專輯時獲彰化美術學會理事長林煒鎮撰序,該篇序文至今仍是黃良臣創作上的座右銘。

  10. 生於彰化,藝事彰化,黃良臣不但將彰化之美保留在創作之中,更致力在地藝文事業的推廣與教育傳承,讓藝術的薪火永續不輟。




  11. 黃良臣《玉山情境》 2010年 76×56公分 混合媒材
    黃良臣《玉山情境》 2010年 76×56公分 混合媒材

     

  12. (採訪撰文/曾令愉.圖版提供/黃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