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洪維彬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立體工藝類陶藝創作是一種修行,身體直接和土、火對話,尋求彼此的契合、尋找一種屬於彼此的聲音。 ——洪維彬

  2. 洪維彬,1970年出生於彰化芬園,長年往返霧峰與芬園從事教育工作及陶藝創作。早年因鄉土藝術推廣的浪潮而接觸到陶藝創作,並在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進修教育行政期間,旁聽美術系的課程而進一步確認對陶藝的熱愛。1994年開始於霧峰國小任教至今,除了在校內的陶藝教室授課外,也開始進行個人創作的摸索。2003年,意識到自身創作的瓶頸後,洪維彬報考就讀臺中教育大學的美術學系碩士班,從那時立志作為專業的陶藝創作者,漸漸確立創作的理論思想、風格及方向,並陸續獲得了幾個重要的獎項,如玉山美術獎、磺溪獎等,2008年則在鶯歌陶瓷博物館舉辦個人創作展。

  3. 洪維彬《變形系列2》  2007年  60x38x40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洪維彬《變形系列2》  2007年  60x38x40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4. 陶藝中的身體美學
  5. 洪維彬認為,他的創作跟傳統的陶藝不同,反而更像雕塑作品,並從燒製過程中他總結出「空心」與「軟化」這兩大元素,並將之融入自己的創作理念中。他說,「陶藝造型的中空意念,往往是我作品能量的蘊藏點。」

  6. 在盤泥塑型的過程中,藝術家注重賦予空心結構足夠的支撐力道,也在燒陶的過程中結合火候與地心引力的考量,以順應高溫下陶土的變形軟化。在這些觀察中,洪維彬發現陶藝創作與身體美學的對話可能,以及兩者涵蓋的相似性,接著在系列創作中逐漸發展出成熟的三種層次概念──外層的釉料與皮膚、陶土肌理與肌肉骨頭、中空的造型與內心自我。

  7. 洪維彬《意象系列3》  2007年  50x38x60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洪維彬《意象系列3》  2007年  50x38x60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8. 洪維彬的系列作品特色
  9. 回望創作歷程,洪維彬將作品分成「視點組合」、「意象」、「探索」、「變形」及「詩意」等幾大系列,以總結他在陶藝中所發現的身體性與幾何空間中造形的探索。

  10. 在「視點組合」系列中,作品被比喻為人在社會規訓下的身體,自然撕裂的紋理,象徵身體內某種斷裂、無法抹平的傷痕。在「意象」系列中,藝術家則進一步地以陶土代表身體的韌性,以各異的造型表現回應人在環境中的調適姿態。「探索」系列則是他以立體作品在空間中的特徵(如點、線、面),進行重組觸覺與視覺的探索過程。「變形」系列作品則以穩固的基底出發,上層表現向外拓展、纏繞迴旋,流洩的釉彩、奔放及隨興的線條為該系列的特色。

  11. 洪維彬說,「詩性」系列則代表著最令人享受的創作時刻,創作此系列時他刻意不打草圖,從某種朦朧的意象著手,使造型如同情感的溢出。他說,「做作品過程中有時太專注在手指跟黏土的接觸,盤形的過程中就會『出神』,儘管作品跟一開始預想的不同,但如此帶來的詩性是很快樂的。」
  12.  

  13. 個人創作的未來方向
  14. 洪維彬認為,工藝材質的多元使用將能回應當代社會的需求,因此他未來的創作也將往異材質結合的方向發展,以不同工藝類別與陶藝結合,如金工鋦瓷、木作、金工或是玻璃燒製等。

  15. 除卻陶藝創作,洪維彬也挹注許多心力在工會運動及政策倡議,自許帶著藝術家的浪漫去推動教育改革。他說,過去在學院中曾接觸到波依斯(Joseph Beuys)「社會雕塑」的理論,那時不甚了解其內涵,但在自己從事社會倡議後,或許能夠參照這樣的創作理念,而將從過去獲得的歷練與養分與個人的創作結合,進而釐清並關照同時身為創作者與社會實踐者的自己,期許能帶著這樣理念再度投身創作中。


  16. 洪維彬《詩性系列2》  2007年  25x50x65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洪維彬《詩性系列2》  2007年  25x50x65公分  熟料土、還原燒
     
  17. (採訪撰文/莊棨惟.圖版提供/洪維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