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書墩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書法篆刻類勤精進,以印會友。 ——黃書墩

  2. 黃書墩,字子圻,號鹿甫,齋名友鹿軒。1954年生於彰化鹿港,八歲時,隨父親舉家北遷,後定居土城。為協助家計,小學畢業後即開始工作。34歲時自計程車業改行,原欲從事刻印,進入師大附近的佳藝美術社後,卻誤打誤撞地開啟了篆刻學習之路。其學藝啟蒙自黃嘗銘,師事王北岳。作品多次入選全省美展(篆刻類),1992年獲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1997年獲第五屆全球中華文化篆刻類薪傳獎,創下最年輕的獲獎紀錄。曾於彰化縣文化局、鹿港公會堂、土城區公所、國防大學等舉辦個展。亦曾擔任全省美展、南瀛獎、磺溪獎、大墩美展、彰化縣接力展等各大美展評審委員。

  3. 黃書墩《梨石傳情》  2021年  50x150公分  大圖輸出
    黃書墩《梨石傳情》  2021年  50x150公分  大圖輸出

     

  4. 從刻印,走向全方位篆刻
  5. 篆刻藝術強調「先篆後刻」,認為篆刻是結合書法、文字學、國學與書畫的藝術,篆刻人除了技藝的學習,對於書畫及國學的基礎知識亦將對其作品造成根本性影響。黃書墩在踏入篆刻的第二年,在老師的鼓勵下提筆寫書法,期間亦勤奮閱讀國學經典。儘管未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然黃書墩全心投入篆刻藝術,他自陳那段自我學習歷程,從早上九點開始篆刻至中午時分,下午寫書法,晚上或閒暇時則多閱讀國學典籍,週而復始的每日習作,勤奮不懈的他在全省美展中連續三年獲前三名的佳績,並於39歲拿到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資格。

  6. 累積獲獎經歷後,黃書墩開始接任校內篆刻社團的指導老師,並陸續於土城區公所及自家開設篆刻課程,學員們在結業後自組成立「擺接印社」,從事參賽、聯展或其他篆刻相關活動,凡是學員的相關活動黃書墩皆樂意協助,鼓勵他們在篆刻路上保持熱忱,多方嘗試。

  7. 黃書墩《藏拙》   2022年  2.5x1.5公分   印拓含印章
    黃書墩《藏拙》   2022年  2.5x1.5公分   印拓含印章

     

  8. 篆刻藝術生活化
  9. 與商業印鑑不同,篆刻是結合個人心性與修養的藝術。篆刻的筆畫結構、編排佈局與一般印鑑不同,更強調刻印上的「筆跡」味道。為讓大眾有機會接觸、認識篆刻,黃書墩致力於篆刻藝術生活化,他將篆刻的印面與印章邊款進行大圖輸出,以水墨畫為底,將篆刻藝術結合多媒材放大呈現,例如《梨石傳情》。又如將印章邊款進行拓印,將拓印的紙張裁減下來,貼上宣紙,蓋上印面,並於空白處進行書法題字與落款,亦是篆刻藝術圖像化的多元呈現,例如《藏拙》、《以介眉壽》等作品。

  10. 除了印面篆刻,黃書墩提到印章四角的邊款亦是篆刻人的重要發揮空間,上頭的詩句題字或落款,除了引用經典,亦可由篆刻人自主題字,是以從邊款與印面文字的連結性,察見篆刻人的涵養與悟性,亦能豐富觀賞趣味,例如《六然》、《觀自在》等作品。

  11. 此外,黃書墩亦熱衷於不同媒材的刻印,例如竹子、木頭與陶瓷等。其中,他尤喜愛陶瓷刻印,因陶瓷不具纖維,線條容易斑駁而具金石味,並結合表面的釉料形成別具一格的美感。黃書墩強調陶瓷印的刀氣與暗勁,雕刻時刀必須騰空,他傾向以單刀法,呈現出瘦挺的篆刻筆劃。

  12. 黃書墩長期致力將篆刻融入日常生活。透過不同的刻印媒介、毛筆的骨幹材質,將篆刻藝術與書畫結合,並以放大、並置與重新排列等方式,進行篆刻再創作。黃書墩無疑是臺灣篆刻藝術推廣與傳承的重要推手。


  13. 黃書墩《六然》  2021年  3.5x3.5x6公分  印石六方
    黃書墩《六然》  2021年  3.5x3.5x6公分  印石六方
     
  14. (採訪撰文/阮芳郁.圖版提供/黃書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