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莊連棚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書法篆刻類空間是藝術的憲法,線條是書法的靈魂。 ——莊連棚

  2. 莊連棚,1961年出生於彰化溪湖,齋館名「飛草堂」、「淵明居」。莊連棚為彰化「磺溪九怪」書會成員,其弟為任教於師大美術學系的藝術家莊連東。就讀臺南師專(現國立臺南大學)時期,莊連棚抱持「學習才藝」的想法參與書法社團,就此與書藝結下不解之緣。畢業後透過胞弟引薦,至臺北向江育民學習,於技巧和觀念部分受其影響深遠。1985年獲全省愛國教育教師組書法第一名、1989年獲第16屆全國青年書畫比賽書法類第一名、1997年首屆金鴻獎全國書法比賽社會組第一名,其後專注於書藝探索,鮮有參賽。2003年受邀於雲林舉行首次個展「汲古博今」,2013年為「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69棒,舉行「講黑說白」創作展。

  3. 莊連棚《其照自妙》  2022年  35×70公分  紙、墨
    莊連棚《其照自妙》  2022年  35×70公分  紙、墨

     

  4. 異中求同 重空間視覺性
  5. 莊連棚初學自臨帖入手,如多數人習書般,自楷書、隸書、篆書循序漸近,然而他認識到若只是一味模傚古人,未能具有個人的想法,則難有寸進。在摸索的過程裡,逐漸體認「空間」與「線條」是得以體現書法美感的兩大關鍵。莊連棚觀察到日常生活對文字的使用首重實用性,因此書寫時需要整齊、對稱,閱讀時方能清楚易讀。然書法表現不能僅止於「這個字被辨識出是什麼字」,應是能擅用空間變化,結合內心擇選的線條表現方式進行,即使書寫出的文字不易被「看懂」,卻更能調動感官,專注體會畫面中的空間表現。

  6. 莊連棚以「戲劇」譬喻,文字好似高矮胖瘦相異的演員,而觀眾想要欣賞的各種元素,如「留白」、「對稱」、「墨色」,恰如演員各自飾演的不同類型角色,均能在舞臺上尋得。

  7. 以《其照自妙》作品為例,莊連棚採取「繪畫」的方式思考,運用多個圓圈,串聯、協調文字關係,既展現結構迥異的文字所擁有的個性與生命力,又能從中尋得共通點,此外,連落款的位置都反覆思量,使畫面空間整體最終穩重、和諧。

  8. 莊連棚《壽本於仁》(左)、《樂生於智》(右)  2017年  35×75公分×2  紙、墨
    莊連棚《壽本於仁》(左)、《樂生於智》(右)  2017年  35×75公分×2  紙、墨

     

  9. 感事體物 化觸動為創作
  10. 莊連棚認為書道的「創新」,在於得以在文字結構、排列方式等面向,打破過往書寫的慣性,因此他嘗以篆刻布局融入書藝、甚至閱讀《視覺心理學》,在追求個人風格的路上多方試驗、精進自我,如以龍門對方式呈現的兩件一組作品《樂生於智.壽本於仁》,《壽本於仁》中透過調整「本」和「仁」字筆畫,使留空面積變大,再藉「壽」字表面墨色濃淡變化穩定畫面重心,並和《樂生於智》的「樂」字遙相呼應,作品畫面布局疏密有致,達到整體空間視覺的平衡。

  11. 在書寫主題方面,諸如詩詞歌賦、前人章句,莊連棚雖視其如同繪畫中的花草樹木、樓臺屋舍,僅作為書寫時的材料,但必定是使其內心有所觸動,方會透過書寫將之記錄。如原屬三件一組作品、置於中堂右側的《釋懷》,中堂以草書寫佛家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左側則篆書「問心無愧」。該組作品為莊連棚搭乘郵輪遊歷阿拉斯加返臺後,結合旅遊所見景色和國內新聞時事所作,藉文字本身抒發感觸外,畫面表現則以景入字,運用大塊墨色表現冰川景致。

  12. 回顧習書至今,是否有堪稱為代表作的作品?莊連棚笑稱,若有,則代表未來已無法再進一步。現今他自覺對字數較少的作品在空間、線條上的掌握,已略有心得,然而對於字數較多者尚需持續努力,未來也期許自身持續累積,並於作品空間布局展現更多變化,最終呈現畫面僅是「黑白格子在跳舞」的理想效果。


  13. 莊連棚《行草書中堂》  2019年  135×40公分  紙、墨
    莊連棚《行草書中堂》  2019年  135×40公分  紙、墨
     
  14. (採訪撰文/王政皓.圖版提供/莊連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