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複合媒材及其他類「傳統的東西是很好的,要堅持,要傳承。」
——陳敦仁
- 1964年出生於和美寺廟彩繪世家的陳敦仁,一身技藝從阿公的姑丈葉成傳承至今已是第四代;從小學時期,陳敦仁就在暑假時跟著大人跑廟裡看現場施工,國中畢業後,便正式加入家族傳承的彩繪工作。陳敦仁方值壯年,豐沛的知識庫與創作能量已達大師等級,鹿港天后宮、彰化孔廟、慶安宮、元清觀等中部信仰中心都有陳敦仁的作品。更曾憑一身真本事,到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開課,讓更多學子接觸到寺廟修復彩繪工作。

陳敦仁「神岡新庄 新和宮」之《文王聘太公》 2021年 水墨、礦物色粉、桐油
- 遠不只三年四個月
- 古早人說學徒「三年四個月」學成出師,陳敦仁說,「學藝遠遠不只這幾年。」從地仗、粉本製作、墨繪、安金、上彩,頭十年就是從各項基礎工法學起;爾後才是從大量模仿畫稿開始累積筆力,父親陳穎派是中部有名的彩繪大師,更是陳敦仁的嚴師,開始畫稿時從堵頭、博古、花鳥、山水,循序漸進,最後才是人物繪畫,力求能畫出人物的靈動神態;筆力純熟了,才能正式上牆繪製,「練到這又是第二個十年過去了。」
- 從日常生活的書畫練習大量累積「資料庫」,大司阜的腦中都有許多的構圖、故事(俗稱「戲齣」)可發揮。陳敦仁說,中部偏泉州畫派,畫作情節多以東周列國、三國故事的「忠、孝、廉、節」為主,匠師們的風格大致以師承的原鄉背景做出區隔,父親陳穎派與鹿港柯煥章一派互有影響,與南部的畫風又略有不同。眾多令陳敦仁印象深刻的是竹北的大夫第,由於題材要繪製業主家祖先故事,而且要先提供1:1紙本繪稿,陳敦仁憑藉經驗與想像設計全新圖面而不離古風,最終成果也令業主十分滿意。

陳敦仁 「神岡新庄 新和宮」之《大禹清廉》 2021年 水墨、礦物色粉、桐油
- 以生命演繹傳統工法
- 陳敦仁堅持使用桐油調和礦物色粉的傳統工法繪製圖面,其特徵為顏色艷而不俗,彩度高,相較於現代油漆,其耐久、耐候性更佳,作品經風吹日曬雨淋數十載,仍能在宮廟結構中看見舊有色彩。剛上色時顏色極為鮮麗,隨著時間過去,色彩也會變得更加勻稱和諧。即使成本高、施工不易,陳敦仁也堅持使用傳統工法上色,一步步不求速成。光是調製桐油一項,就要有幾十年經驗的工班才能上手;沖繩世界遺產首里城在大火焚燬之前,進行其古蹟修復的日本團隊曾向陳敦仁取經了解桐油施作的訣竅,可惜造化弄人,首里城付之一炬,讓陳司阜亦為之嘆息。
- 「技法的純熟可以透過訓練,但是工法的程序應該要靠後人一代代傳下去。」建築生命綿長,信仰更是久遠,陳敦仁認為在這個凡事講究速成的年代,老祖先的堅持經得起時間考驗,更是他肩負的使命。陳敦仁近期正與團隊進行國家一級古蹟鹿港龍山寺的修復彩繪,期許一身技藝能讓文化瑰寶走得更長更遠。

陳敦仁 《孝望雲思親 狄仁傑》 2021年 110×80公分 夾板、水墨、礦物色粉、桐油 - (採訪撰文/楊荏喻.圖版提供/陳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