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代發新聞) 「粹」型理論 ─藝術家的12種應對方略

  • 發布單位:藝文推廣科

「粹」型理論 ─藝術家的12種應對方略

Refining Theory:12 Artists’ Responses 

 

展期:2023/6/20(二)〜7/2(日) 

開幕:2023/6/24(六) 15:00 

展場:彰化縣立美術館5F展覽室A (彰化市卦山路3號) 

策展人:徐婉禎

藝術家:王公澤、王文德、吳弘鈞、吳孟錫、林宜炫、林書楷、林欽賢、林煊哲、陳孟澤、陳俊華、陳香伶、馮承芝(按姓氏筆劃順序) 

------ 

何謂「藝術」?藝術家所行之「藝術創作」又為何物?藝術之「粹」型理論,其中內蘊的意義竟猶如數學之「碎」形理論。

 

「碎形理論」源自於數學,被尊稱為「碎形幾何學之父」的法裔美籍數學家曼得布洛特(Benoit Mandelbrot)於1975年首次提出「碎形」這個專業術語。「碎形」的英語fractal,拉丁詞源frāctus有「破壞」、「破碎」之意。在其1982年出版而影響深遠的著作《自然的碎形幾何學》(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中,曼得布洛特為「碎形」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體縮小後的形狀。」 ,從這個定義出發,「碎形」進而衍生具有影像上的特徵,即「碎形幾何具有自我相似性」(self-similar)。而所謂「自我相似性」便是單元圖案可以自我不斷地產生重複組成,當無止盡地不斷放大圖案,會發現放大之後與未放大的原圖的某部份,有著極為相似的雷同甚至完全相同,這種圖案單元不斷規則性出現的重複性,正是碎形的最大特徵─「自我相似性」。很有趣的,我們猶如可在數學領域的「碎形理論」中見到了藝術領域的「粹型理論」。

 

本展邀請:王公澤、王文德、吳弘鈞、吳孟錫、林宜炫、林書楷、林欽賢、林煊哲、陳孟澤、陳俊華、陳香伶、馮承芝(按姓氏筆劃順序)共十二位藝術家,每位藝術家有其各異對世界乃至對自身的關懷,每位藝術家也基於其個殊性而有獨特擅長於創作的媒材形式,我們因此在本展中看到藝術家之於「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的十二種應對方略。深思觀察藝術領域中藝術家藝術創作之進行,此乃藝術家基於其自身所處生活世界,「自身的存有」(being)在「世界的存有」(Being)而與之打交道的過程中的持續性探索,每一位藝術家以其本真的同一性(Identity),在世界之中對其所關懷操心(care)的對象進行相異的探索之道,以其相異性(discrepancy)創作手法做淋漓盡致地藝術呈現,從而成為藝術家之於「在世存有」的藝術創作。

 

藝術家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創作,在本真同一性的基礎上一次又一次地向著世界、關懷世界、和所處的世界打交道,周而復始而永無止盡,創作行為形塑出猶如數學「碎形理論」中的「自我相似性」重複,從中藝術家開創出其特屬於個人的作品姿態,我們或可謂之為藝術家風格。當藝術家創作的各面向組成被推到了極致,當創作之作為表達語言而達到了精煉,則創作進而顯現為藝術,「粹」便由此而生,我們可稱之為「粹型理論」。透過本次展覽,我們得見十二位藝術家十二種面對世界的應對方式,十二位藝術家自我相似性不斷精煉重複地創作,遂而建構出屬於藝術領域的「粹型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