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林玉蘭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水墨膠彩類藉由筆墨傳達心中所感,我想這也是藝術創作的真諦吧! ——林玉蘭

  2. 林玉蘭1942年出生於彰化,年幼失怙的她在家境困頓之下,自小便半工半讀完成學業,畢業後在彰師大附工圖書館工作直至退休,長期接觸大量圖書知識環境的她,耳濡目染地對於文學與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退休後專職於水墨創作,1998年初試啼聲即入選磺溪美展、2002-2003年連續入選全省公教美展、006年入選第69屆臺陽美展、2012年入選第59屆中部美展、2017年入選第18屆玉山美展;此外,她也積極參與本地藝術事務,為彰化墨采畫會會員、彰化美術學會會員、彰化掛山畫會會員等等。而其作品也屢次獲得獎項肯定同時也在永靖頂新鄉民藝廊、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清水港區藝術中心、南投文化局舉辦個展,廣受各界好評。於2021年更以80高齡,舉辦了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106棒的80回顧個展「觀想憶動」,展出她近24年來的水墨創作。

  3. 林玉蘭《竹韻清幽》  2017年  137×70公分  宣紙
    林玉蘭《竹韻清幽》  2017年  137×70公分  宣紙

     

  4. 勤奮不懈的紮實訓練
  5. 林玉蘭的習畫經歷並非正規的繪畫科班訓練出身,而是退休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之下,拜師於水墨藝術家黃明山,在近60歲之際,踏上了長達20餘年的水墨創作之旅。經由老師黃明山的細心指導,林玉蘭勤奮不懈地從基本功入門,並循序漸進地開展她對於水墨畫工夫的著墨與思考。此外,不只是水墨畫方面勤加練習,另外林玉蘭也受到了水彩藝術家林俊寅、鄧文貞,以及工筆畫藝術家王伯雄等人的指導,更是讓其水墨畫功更顯紮實。

  6. 在水墨創作的基本功培養過程當中,林玉蘭或出外寫生,或參觀各藝術大師的展覽,透過這樣不斷的實際寫生習作與觀摩前人大師作品的方式,林玉蘭讓自己更快地接觸到更廣層面與更深程度的水墨大千世界,因而最終體悟到筆法墨色之變化,將其擴展至各式題材的創作之上,且對於藝術更萌發出她獨到的眼光與見解。

  7. 林玉蘭《南國暮色》   2003年  147×70公分  宣紙
    林玉蘭《南國暮色》   2003年  147×70公分  宣紙

     

  8. 寄情感受自然與人文之美於筆墨
  9. 對於年過半百之後才接觸藝術的林玉蘭而言,學畫一方面可以啟發作新的思維,另一方面可以美化、療癒心靈,並可表現豁達灑脫,亦可細膩,流露出自然性情與展現良好的心性、本質和情韻逸趣。對於能夠悠游於水與墨、虛與實的光影世界滿懷感恩的林玉蘭也認為,繪畫藝術是視覺感受,要能與欣賞者有所共鳴,必須多方面的學習與努力,並融合各種技巧構圖與詮釋,方能創造出藝術家寄情感受自然與人文之美於筆墨的動人作品。

  10. 此外,藝術家此番見識過許多人生風景之後對於藝術的感觸,又加上了她對於鄉土的關懷而更顯難能可貴。正如同其80回顧展「觀想憶動」展名所暗示的,觀想是靜態無形的動能,也是創作的原動力;藝動即憶動,亦即回憶流動於畫面之上。林玉蘭幼生長於八卦山下,她對於家鄉彰化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一切,例如風土人情、街頭景觀,再到鄉村景色等等,都特別喜愛,林玉蘭認為,每一個習以為常的生活風景,都存有彰化特有的溫度,其中,她更是對於舊有景物如寺廟、古蹟等等深有感動與感觸。隨著年歲漸長,林玉蘭的懷古念舊之情愈發深刻,儘管採用水墨此種傳統的筆墨技法,但她又佐以寫實的手法,描繪出她對於鄉土自然人文的細膩觀察與感觸,在其作品當中,觀者不僅能領悟到講究詩意情懷的水墨畫的境界,且也能感受到藝術家眼中所見、心中所感的筆墨詮釋。而這即是林玉蘭所認為的藝術創作真諦。


  11. 林玉蘭《扇形車庫》  2000年  66×100公分  宣紙
    林玉蘭《扇形車庫》  2000年  66×100公分  宣紙
     
  12. (整理撰文/吳芃.圖版提供/林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