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謝忠恆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謝忠恆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水墨膠彩類「『自然面對自然』是藝術創作殊途同歸的總結。」——謝忠恆

  2. 謝忠恆1980年出生於彰化縣北斗鎮美術世家,書畫功底來自家學淵源,後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專攻水墨創作,碩、博士時期轉向臺灣早期書畫史研究,成為臺灣藝術史領域的重要學者。其身兼藝術史學者、藝評家與藝術家,現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專任助理教授、藝文中心主任,作品曾於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等地展出。

  3. 謝忠恆《山波》  2017年  16×38公分  水墨、綜合媒材
    謝忠恆《山波》  2017年  16×38公分  水墨、綜合媒材

     

  4. 跨領域的藝術人
  5. 謝忠恆的繪畫作品出入古今,融會中西,風格多變,早期水墨畫中極富表現性與情緒張力的筆墨線條,令人聯想到明末清初的書畫名家石濤(1642-1707);其兼擅沒骨、雙鉤、水墨、設色等技法,無論是以層層渲染營造氤氳氛圍、明麗的工筆重彩,或是筆勢蒼勁的大字書法,皆能信手捻來。爾後,謝忠恆嘗試於作品中融入西畫媒材,甚至自製顏料、紙漿,打破中西繪畫媒材的界線,進行各類實驗改造,開發現代水墨的種種可能性。近年,他亦投入陶瓷繪畫、裝置藝術等創作類別,連結地方創生、環境關懷等社區議題,成為跨領域的全方位藝術人。

  6. 謝忠恆《知黑守觸》  2018年  35×30公分  水墨、綜合媒材
    謝忠恆《知黑守觸》  2018年  35×30公分  水墨、綜合媒材

     


  7. 打破界線的實驗者
  8. 《山波》可見謝忠恆對於「筆墨線條」的思考,在一系列的作品中,他運用水墨流淌的半自動技法,產生於色塊邊緣自然堆積的極細墨線,創造出「有墨無筆」的線條,經過多次渲染,形成細膩的濃淡層次,探索「墨分五色」的極限,類似等高線的層疊方式亦營造了山脈的立體感與畫面空間感。每一次渲染都要等待上一層全乾之後才能再次進行,不但是水墨的堆疊,亦象徵時間的積累。此畫正看是夜中雪景,留白處為積雪山脈,墨染處為黑夜天空,倒過來看則是墨染的山巒搭配白亮天空,除了觀看的趣味,亦是畫家對創作理論中「知白守黑」、「知黑守白」所提出的辯證。再者,其捨去皴法的表現,使層巒疊嶂的起伏山勢化為單純的曲線波形,提取出水墨山水畫中所蘊含的抽象性。

  9. 《知黑守觸》顛覆紙、筆、墨三個傳統水墨畫的基本元素,將宣紙代換成油畫布,用紙漿混合物打底,在畫面第一層製造出紋路肌理,形成類似「皴法」的淺浮雕效果,將傳統「筆觸」中筆與紙摩擦的特性轉化為實際觸感,提供更富感官性的身體臨場感。謝忠恆採用現代簽字筆取代毛筆,畫中無數黑色短線組成大片細葉叢,細看其間還有以淡墨畫出的葉叢,濃淡層次變化營造出遠近空間感。看似不斷重複的大量短線,有如自然生長的濃密竹林,在具象與抽象之間穿梭遊走。

  10. 謝忠恆近年開始在陶瓷上作畫,以釉料進行創作,嘗試和紙張、顏料完全不同性質的媒材。《漬林山水》結合青花與潑彩,先在瓷坯表面進行流釉,自留下的痕跡中找尋靈感,再添筆點染成一幅密林風景。青花釉料的流痕中,色粉在邊緣堆積成線,自然形成了看似以雙鉤技法畫成的樹幹,恰與之前《山波》一類的水墨創作有異曲同工之妙。

  11. 謝忠恆嘗試以複合媒材翻轉傳統水墨,在保留山水樹林等表面形式的基礎上,重新思考水墨畫的本質,萃取其中所包含的抽象性,復將抽象組織成具象,於平面中想像立體,探索超越界線的可能。


  12. 謝忠恆《漬林山水》  2022年  39×108公分  青花釉潑彩
    謝忠恆《漬林山水》  2022年  39×108公分  青花釉潑彩
     
  13. (採訪撰文/李如珊.圖版提供/謝忠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