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宇宙空港美食遊記》

作者:張育嘉   

地點:彰化火車站、美術館

宇宙空港 
晚上宇宙 
1 
晚上美獸


#彰化的美食與體育

彰化火車站是一個交通樞紐,並且建築主體具有未來太空感,因此藝術家利用這個概念融入自己的兩個角色-體操男爵與美獸,一方面以體操男爵代表人類;另一方面以美獸手持美食太空球,兩者皆戴上拳擊手套也代表著彰化是拳擊運動的家鄉,象徵美獸與彰化的連結及彰化美食的多元性。而他們也在彰化火車站等待著與所有旅客及彰化在地民眾相會!


❣️藝術家介紹

視覺藝術家|張育嘉

2018 現就讀於台灣藝術大學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

2010 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 藝術碩士(MFA)

2005 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學士 藝術學士(BFA)

曾兩度受文化部補助至美國波士頓CAI駐村及科羅拉多安德森牧場藝術中心,也在台中20號倉庫鐵道藝術村擔任過駐村藝術家,作品類型橫跨平面繪畫及立體裝置,並利用本身獨特的造型語彙與各種媒材的轉化融合而成具有自己風格特色的作品,內容多在表現以藝術家為載體所觀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

《串門子》

作者:陳禹霖  

地點:中興莊文化保存園區前草地

串門子 串門

#彰化的眷村記憶

彰化建縣300年,經過歷年的積累,這塊土地擁有豐富的歷史與文化,其中眷村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作品「串門子」以彰化「中興莊」眷村文化中,人與人緊密連結的關係出發,運用眷村常見的木門作為符號性標誌、透過開啟16扇門,搭配熟悉的上下課鐘聲-西敏寺鐘聲,寓意著下課放學期間,小孩子到居家串門子的遊樂時刻,並在門上以線稿重現過往民宅的居家擺設,呈現出眷村日常生活的氛圍感。期望透過作品整體所創造的趣味、懷舊感,讓觀眾能以新的角度重溫舊時代的美好。


❣️藝術家介紹

裝置藝術家|陳禹霖

陳禹霖與陳禹廷兄弟,是在2005年返回故鄉鹽水的「留鳥」,他們家族已世居當地三代。選擇以竹為主要創作媒材,正與陳家爺爺有關。

陳禹霖記得在他小時候,阿公家後院有一大片桂竹林,鄰居、廟宇常來「借」竹子,阿公會讓大家砍取,免還。後來他和哥哥都念了台南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並決定以創作為職志,期間曾經多次加入嘉義藝術家王文志的團隊,一起出國製作源自竹編工藝的裝置

《初之詩》

 作者:詹維欣           

 地點:彰化孔子廟旁草地

   
初之詩 詩


#彰化的建築記憶

國定古蹟彰化孔子廟,為清朝時期創建四進三院的歷史建築,是彰化三百年來的見證,儒學思想與精神以及建築宏偉精美的結構語彙是智慧與文化的展現。

藝術家藉由轉化建築的視覺意象,以幾何線條重新組構,將儒學精神以連續性及束狀堆疊排列的形式,象徵文化精神傳承的累積和延續,不斷向上突破和創新,彰顯出新時代的底蘊和未來。並融入吳晟老師的《土》翻模之文字作品,以表達對於土地的守護與守候的精神,讓這塊土地積累的能量隨著光綻放於地面,在新的起點中再次出發啟程。


❣️藝術家介紹

新銳藝術家|詹維欣

南華大學 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

聯展

2016 《月津港燈節 - 月光寶盒亮津津》_18-2 水域_吹啊吹啊!月津港 ,台南鹽水

2017 《月津港燈節 - 四季禮讚》_18-2 水域_嫁接,台南鹽水

2017 《青蔥裏的餘》,嘉義鐵道藝術村、 高雄文化中心 、台北國父紀念館

2020 《月津港燈節 - 四季禮讚》_18-2 水域_心田綠舟,台南鹽水

2023 《月津港燈節 – 城裡的月光》_ 「片刻」 , 台南鹽水


其他經歷

2013《大林底嘉 南華好緣_歲末文藝季》 視覺設計

2014《Darling,有影 ‧南華好映_文學創藝節》視覺設計

2016 正明龍歌劇團年度大戲《‧ 瑤華山傳奇》視覺設計

2019 月津港燈節《老街巷弄燈區》規劃執行





《花開彰城》

作者:Kuniyoshi Mitsuru 國吉滿  

地點:彰化藝術館前

花開日 花開夜

#彰化的農業

彰化具有花都的美名,彰化縣花卉種植面積產銷數量是全國之冠!

「花開彰城」是來自日本沖繩的紙花藝術家國吉滿,以彰化花卉及日本花卉為概念元素,設計創作出一片顏色繽紛的花海;花的中央圖案是是彰化公會堂建築物上的標誌,令人彷若置身浪漫花園。作品彷彿張開雙手歡迎民眾走進裝置中,成了詩意般的沈浸式感官體驗。


❣️藝術家介紹

紙花藝術家|Kuniyoshi Mitsuru 國吉滿

日本沖繩宮古島的手作紙花藝術家國吉滿(Kuniyoshi Mitsuru)打造。他以海中的珊瑚為靈感,剪造出一片繽紛的花海,希望帶給人們心情愉快樂。國吉滿曾經為插畫師,他將插圖元素融入剪紙藝術中,手作製成原創精美花朵,風格獨具,自成一派。





《時間的漣漪》

作者:黑色特工隊 Dark Incredible                                  

地點:八卦山銀橋 

時間的漣漪 時間

#彰化的產業風華

創作概念由彰化知名文學作家施叔青之作品《行過洛津》中的經典橋段《益春留傘》作為發想,以男主角陳三帶著傘在雨天中等待,將傘與雨滴的漣漪作為時間與等待的比喻,也象徵每個歷史事件在這片土地點下的漣漪。

作品由竹、藤與布料所構成,結合彰化和美紡織產業,自日治時期,和美地區就開始發展織布技術,稻田之中編織出全台灣最大的織布中心,布業也代表彰化製造的實力,藝術家將利用和美在地布料廠剩布拼接,透過再生為環境提出更永續的設計。


❣️藝術家介紹

黑色特工隊 Dark Incredible

黑色特工隊由屏東在地的黑磚設計工作室、伊亞偲烙工坊、非衣日安工作室共同組成,團隊成員共五人,皆為排灣、魯凱族人。2019年伊亞偲邀約共同創作臺灣燈會藝術裝置,發現彼此對於創作及文化的理念十分契合,因而組成團隊。 在部落中觀察到長輩們在有限的環境資源中,創造無限智慧的生活方式,而後將創作更關注在生活的技能及與部落社會的互動關係。「在生活中學習創造」是目前團隊的精神核心。期望透過創作呈現在地生活美學。

《蓮印禪心》

作者:有電互動                          

地點:八卦山大佛前廣場

禪心 蓮心

 
2

#彰化的信仰

彰化八卦山的釋迦牟尼大佛為佛教聖地,作品以佛手印配合燈光的呼吸,去創造如佛祖關愛生命的溫暖光輝。

造型上以聖潔的蓮花意象去隱喻在不同空間維度上的虛實幻化。排列以圓形為主要形式,象徵著宇宙萬物的無限循環,中央發散的光源,代表著智慧與光明的力量。也利用AR的技術可以尋找附近周圍的小動物,透過簡約可愛的角色蒐集模式,使作品整體營造出智慧美感與趣味的多重體驗。

  活動期間下載「大佛尋寶記」APP抓到5種不同小動物,即可於八卦山大佛活動服務台兌換限量版貼紙。(數量有限,換完為止)

❣️藝術家介紹

有電互動-互動藝術家|陳依純

有電互動成立於2017 年,由一群新媒體藝術家、動畫師、工程師、建築師等工作者所組成的新媒體跨領域團隊。團員擅長 : 新媒體藝術創作、動力結構設計、動畫美術、軟硬體系統開發、遊戲設計、編曲、藝文策展和各種神祕專長;由一群熱愛ACGT 的宅宅和狂熱的藝術家設計師們所組成。希望透過「有電」,打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執行過許多美術館、各機關單位、舞台劇等新媒體創作及展示技術執行。




《神獸在右 相得益彰》

作者:蔡潔莘           

地點:天空步道1號入口處

神獸

#彰化的守護神

以現代Q版的神獸「母與子」模樣化身,顛覆神獸刻板印象,可愛的形象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感。而以「神獸」的姿態仍保有信仰的美好,來彰顯彰化致力於傳承及創新的融合!

彰化的部首為「彡」,有花紋、毛長或帶有的獸皮為裝飾有如神獸的意象,「在右」寓意為受到神獸的保佑,如同祂伴隨左右.而此次設計更融入當地特有的原生植物:刺葉桂櫻、光蠟樹、黃連木及楓香等意象,將神獸打造成守護著彰化的物種之神,背上披戴生意盎然的氣象。


❣️藝術家介紹

雕塑藝術家|蔡潔莘 (Tsai Chieh-Hsin)


2021【ART TAIPEI 2021 台北藝術博覽會】展位|F05 ,尊彩藝術中心 ,台北市 ,台灣

2021【ART TAINAN 2021 台南藝術博覽會】房號1405 ,尊彩藝術中心 ,台南市 ,台灣

2021【2021 Art Future 藝術未來-飯店博覽會】房號1002、1017 ,尊彩藝術中心 ,台北市 ,台灣

2020【2020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G04 ,尊彩藝術中心 ,台北市 ,台灣

2018【2018臺北白晝之夜】顛倒之城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台北市 ,台灣

2017【20藝起】 ,富邦藝術基金會 ,台北市 ,台灣

2017【「2017大內藝術節」2017 Taipei Art District Festival】 ,臺北市藝術產業學會 ,台北市 ,台灣


《五色之間》

作者:Atsushi Yoshida吉田敦、宋周妍

地點:天空步道7號出口處草地

五色之間 五色

#彰化的自然生態

作品「五色之間」,外型好似三隻五色鳥的鳥喙,而內部的木造設計象徵著鳥巢。觀眾可以進入內部並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它就像一座城堡,並且是人類居住的城市結構所共有的,這座裝置就像孕育生命的安全空間。八卦山是一個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地方,所以不僅是人類,還有鳥類、松鼠、青蛙、蜥蜴、昆蟲等野生動物也紛紛湧入並停留在屋頂尖端。此外,三座裝置的外型結構也如同鑽石,象徵著經歷三百年淬鍊的彰化,結晶成璀璨的鑽石,期待與世人分享它的豐華與光彩,在白天與黑夜都有各自的五色光芒。


❣️藝術家介紹

雕塑藝術家|Atsushi Yoshida 吉田 敦

1967年 出生於日本群馬縣

現在住在台灣,彰化縣

台中市雕塑學會會員(2010~2016)


韓國藝術家| 宋周妍

2002年畢業於中國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後移居日本生活六年,並於 2008 年移居到臺灣,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複合媒體組畢業。目前就任於彰化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教師,主要創作為漆畫、雕塑以及裝置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