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施鎮洋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施鎮洋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立體工藝類「材料具有特殊條件,才能引發創作動機。
     創作上帶入傳統思維,但表現手法則不一定傳統,而是創新的。」——施鎮洋

  2. 施鎮洋1946年出生於彰化鹿港。其父施坤玉為知名大木作匠師,因自小隨父親出入工作場域,對木雕極早產生興趣,國中肄業便在父親身邊習藝與協助工作進行。1979年自立門戶,由於基礎穩固、技藝嫻熟,並有繪稿與設計能力,諸如神龕、神輿、桌案、廟宇雕刻和藝術創作均曾承作,是十分全能的藝師。1992年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2009年被登錄為「傳統木雕」保存者,同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傳統木雕類首位獲獎者)。2011年獲文化部登錄為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本縣最早登錄者之一)。

  3. 施鎮洋《鹿港施姓大宗祠四樓神龕全貌》  1985至1993年  467×382×119公分  臺灣牛樟、臺灣櫸木、進口花梨木、生漆、腰果漆、金箔施鎮洋《鹿港施姓大宗祠四樓神龕全貌》  1985至1993年  467×382×119公分  臺灣牛樟、臺灣櫸木、進口花梨木、生漆、腰果漆、金箔 

     

  4. 盡心竭力 重質不計成本
  5. 面對工作,施鎮洋認為「敬業」是最重要的態度,抱持父親所教誨的「頂真求是」精神,自我要求極高,將工作盡力做到最好。以受宗族肯定而得以承接、歷時九年完成,足堪為代表作的《鹿港施姓大宗祠四樓神龕》為例,細觀祿位、龍柱、龕堵等處均花費大量心思、運用各式技法,木作結構以全榫卯古法製作,且製作細膩、單取其一都可視為一獨立作品。

  6. 此般認真的作風,也與施鎮洋身為鹿港人、飽受在地文化薰陶息息相關。他指出,能不時參觀如天后宮、龍山寺等古蹟,從中觀摩學習前輩名家作品,因而於製作工藝時,更不能愧對前人、砸了招牌。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給與施鎮洋充足的自信,激勵其勤學及不斷突破,於此人文薈萃的寶地青史留名。

  7. 施鎮洋自1970年受時任臺中大甲鎮瀾宮修建委員會主委蔡裕卿信任,獨立承攬製作媽祖神像後方雲龍堵等五面雕刻起,職業生涯堪稱順遂。他認為工作上一路受許多前輩和貴人照拂,成名得靠努力,且巧遇佳緣,因此亦持回饋社會的心提攜後進,早在榮獲薪傳獎之前,便已持續進行傳習和教學工作,希望能將技藝傳承延續,對木雕產業有所貢獻。近年更陸續出版《游刃三毫米》、《花樣早浮現》、《鏤透迎春暖》等技法書,分享自身所學,讓有志者得以初窺門徑。



  8. 施鎮洋《唱隨》  1995年  130×105×6公分  臺灣牛樟施鎮洋《唱隨》  1995年  130×105×6公分  臺灣牛樟

     

     


  9. 因材施作 保留自然本質
  10. 施鎮洋認為除刻工技藝需純熟,文化內涵更為重要。感於自身學歷所限,與周定山、許志呈等名宿學習漢學,強化對文字的認識,平時則博覽群書、收藏字畫並和其他藝師交流。他認為內涵不僅展現在裝飾表象,還需有更深層的認識,雕刻前必先查好資料才進行,除對照文本和畫面表現是否有所衝突,若對作品使用的書法字有疑義,亦會翻閱字典確認。例如「蟾蜍」出現在八仙劉海或嫦娥奔月題材中,代表意義不同,分為三足或四足,得視畫面表現與故事情節不同調整。又或如《唱隨》中錦雞配合山茶花出現,除「錦上添花」的吉祥寓意外,還需注意組合搭配是否合於節氣時序。為求作品符合自然界生長邏輯,以牡丹花為例,除觀摩前人畫作,亦透過觀察真實的花卉讓其更加寫實。

  11. 施鎮洋創作時先擇取材料,再依材料賦予合適的主題。設計時以保留木料特性為原則,運用簡化、創新的方式表現傳統題材。如《獻瑞》和《鳴》,強烈的用色給予觀者震撼的感受,以簡化手法保留龍、鳳的特徵,並以一抹紅色暗示火焰,同時結合木材原有的殘缺,使整體造形視覺上保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在《出塵》中則運用原有木質紋理雕作枯葉,自然且生動,極具藝術性。

  12. 面對未來,對工作樂在其中的施鎮洋,除希冀能與歲月一同成長外,喜愛與木頭為伍的他,也希望能遇到更多「奇材」,讓腦中想法能藉其呈現。


  13. 施鎮洋《出塵》  2007年  70×52×44公分  臺灣牛樟施鎮洋《出塵》  2007年  70×52×44公分  臺灣牛樟

     

     
  14. (採訪撰文/王政皓.圖版提供/施鎮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