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吳菊

  • 發布單位:視覺表演科

  1. 彰化縣傑出藝術家 複合媒材及其他類生活可以簡單過,但不可以輕易放棄理想。 ——吳菊

  2. 1953年出生於彰化鹿港的藝術家吳菊,自小在大家庭中長大的她,是十位兄弟姐妹當中的老么,在那保守且對於性別觀念稍微不完善的時代,課業中並未受到家庭太多的嚴厲期望,自由發展路途與自我求學精神比任何人都更加倍,因課業優秀突出,在老師的鼓勵與家人支持下繼續求學。六歲時隨父舉家遷居臺北,1971年自北一女畢業,1976年在師大美術系更是以設計組第一名畢業,堅持自身追求,勇敢掙脫傳統的束縛,埋首於學業與藝術裡。

  3. 吳菊《黃昏之戀》  2018年  163x140公分  油畫
    吳菊《黃昏之戀》  2018年  163x140公分  油畫

     

  4. 徜徉於生命樂章的起伏變奏
  5. 吳菊畢業後待在設計公司不久、身兼工作和照顧生病的母親之同時,也換了另一個工作至桃園的兒童畫室「春雨藝術中心」,教課與複合式空間所帶來的各種養分,開啟了她藝術之路的機緣。1981年,她看了陶藝家李亮一老師的師生「醉陶展」,因此開始習陶,陶藝運用人的身體、體溫和手法去揉塑,製作過程是自我對話的空間,燒製與思考釉色也充滿挑戰及不可預知的期待、興奮。

  6. 然而,做陶夢與七年婚姻因突如其來的一場車禍而中斷,因而隻身帶著兩名稚女獨自生活。起伏變奏的樂章,像是命運的考驗,不斷思索後,吳菊理解到生命無常以及時間的不停留,秉著座右銘:「生活可以簡單過,不可以輕易放棄理想」,吳菊重拾藝術懷抱,徜徉於之中的紓解和快樂,把煩惱與悲痛揉入土、窯中,將緬懷透過陶來訴說。1997年首次陶藝展之後,隨即在1998年投入平面的工筆抽象繪畫領域,2003年為了孩子的未來,以藝術家自雇移民加拿大,探索著異鄉環境同時,仍不懈於創作,不時開展與進修。

  7. 吳菊《母與子》  2019年  285x150x195公分  銅
    吳菊《母與子》  2019年  285x150x195公分  銅

     

  8. 回歸屬於內心的寧靜迴廊
  9. 命運的迴路轉折下走回的藝術路,加上經驗與外地生活的日常養分,一開始,吳菊從緬懷先夫的「情」系列到「天馬行空」系列,獨特的風格工筆抽象,天馬行空式的點線面,大多如作品《飄忽》、《歌頌》抽象意象,偶爾是飄渺的沙點,偶而是無盡的虛線延伸,當放遠觀賞時,又是層層的神祕薄霧,隱約與色彩交織蒸發。作品《黃昏之戀》、《天梯》作為色彩的交融,衝突的色票並未產生不協調,反而透過細胞式的交錯形成某種平衡,畫面中的細霧感,更將油畫媒材使用至更細膩的境界,寬廣肥厚的形體時常抽離剩細絲狀,讓人不禁聯想到神經系統,相呼應人體奧妙想像外,擠壓堆疊的不同維度造就空靈氛圍,帶出深遠的蒼穹孤獨之感。吳菊畫與陶並進,除了如作品《擁抱》、《天馬行空十六》的陶與細緻工筆抽象圖騰結合外,藝術家也透過一種含有氧化銅、如銅般亮金色的「拙金釉」,作為創作的獨特表現。拙金釉展現於《並肩》中的底色中交錯,彷彿如雨水般自然形成的痕跡,將原本抽象的表現更添加一層想像。之後,她也開始嘗試將作品放大,透過作品《母與子》放大到戶外,眼簾、鼻樑和身體化成手,母親與孩子環抱在一起,孩子作為球體被擁護在母性柔軟中,剛硬的銅卻不影響柔軟造型線條的表現,另類演繹了生命的母性光輝。吳菊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打擊、挫折,就像燃燒過後的灰燼,重生般地開啟了她自我的反思旅程,一路以來的堅持與忠於內心的精神延伸,再經由心中醞釀良久的過程,反覆思慮而構築出來的創作無遺地表現出屬於她特有的清新脫俗,帶領所有觀者進入一獨特又靜謐的詩性世界當中。


  10. 吳菊《飄忽》  2008年  136x97公分  油畫
    吳菊《飄忽》  2008年  136x97公分  油畫
     
  11. (採訪撰文/林郁馨.圖版提供/吳菊)